Powered by RND
PodcastArte小老百姓神學健身房

小老百姓神學健身房

毛叔、雨虹和朋友們
小老百姓神學健身房
Ultimo episodio

Episodi disponibili

5 risultati 131
  • EP131深夜書堂【玩樂也很屬靈?還我信仰的輕盈和自由!聊《遊戲的神》】
    終於有機會可以跟 Charlie 聊書,這本《遊戲的神》(The God Who Plays)顯然也挺適合他來分享。Charlie,王唯權,目前美國南加州牧會,他是個挺懂得享受「玩樂」的牧師,光從他分享的經驗就可見一斑,他會和孩子在家庭崇拜時一起打遊戲和玩桌遊;他也一直有個突破傳統的夢想,希望能探索教會與藝廊結合的可能性,甚至今年夏天就要開始付諸實踐…! 為什麼 Charlie 這麼突破框架呢?這當然跟他個人的生命經驗與神學想像有關。他坦承自己從小就喜歡做或探索一般人不會去做的事情,甚至有點反骨,曾玩樂團、學藝術、畫畫,也愛玩遊戲。這種從小就喜歡想像、發揮創意的性格,在他牧養教會時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果效,讓他能想像教會或信徒「有可能成為什麼樣」(what could be?)。而他讀了這本《遊戲的神》後,更是覺得書中的理念跟他的牧養原則不謀而合。 作者艾格恩(Brian Edgar)是位系統神學家,挑戰了「上帝是一位很無聊、嚴肅、沉悶的神」的觀念。書中提出,「遊戲」或「玩樂」這種playful的態度,其實是恰如其分地回應生命嚴肅的方式。只有在上帝恩典的籠罩之下,我們才能夠自由地進行遊戲,不用過於在意結果,因為我們已經知道終末的結局了。這種基於恩典的自由,讓我們不至於像奴僕一樣戰戰兢兢,而能像兒女般在上帝面前自由遊玩。當然他不是鼓吹放縱,也不是回到律法主義,而是在嚴肅與輕浮之間找到第三條路──「適當的輕盈感」,讓我們在工作當中有樂趣,在遊戲當中有學習;在嚴肅中有娛樂,在娛樂中有嚴肅。 如果你像我一樣,對於教會過於嚴肅沈悶有所抱怨,聽完這集你應該會找到一些自由和釋放。書中談到的上帝恩典,以及 Charlie 分享的他如何在牧養和生活中實踐這種「playfulness」(例如在他有容錯空間的教會事工探索中),都能幫助我們重新思考與上帝、與信仰的關係,讓我們知道,在基督裡我們不需要懼怕,可以有空間去嘗試、去犯錯,因為最終的結局是穩妥的。 趕快來聽我們聊,看看《遊戲的神》這本書,如何能為你的信仰帶來新的視野和樂趣!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58:49
  • EP130深夜書堂【越過鴻溝,從看見彼此的創傷開始,再聊《逃離中國》】
    哈囉!繼續跟明翰、裴恩一起深入探討《逃離中國》這本書的後半段!從上一集1949年的「大出走」社會創傷,我們繼續往後追溯,這集可說是「夢碎」與「失落」的大集合! 不只返鄉夢碎,這群「外省人」在台灣民主化浪潮中也面臨新的挑戰。隨著本土意識抬頭,他們不僅感受到未被納入台灣主流敘事的失落,甚至被簡化為「殖民者」。書中提醒我們,「外省人」和國民黨的關係其實是複雜的「非神聖同盟」,很多普通百姓只是被戰亂捲來,他們不只曾瞧不起「半個日本人」的本省人,同時也有大量「外省人」在白色恐怖時期無辜受害,這點真的顛覆了許多人「外省人就是國民黨鐵票」的刻板印象! 這本書對裴恩來說更是個人回溯。他「爆料」自己爺爺的故事,那位後來選擇回到中國定居、並在那邊過世的爺爺,對家人或許是個「罪人」,但透過書中的描寫,裴恩開始能夠同理,去理解爺爺那種「有苦難言」的矛盾心境。 而身為二二八受難者家屬、擁有強烈本土意識的明翰,也誠實分享這本書如何讓他看到不同視角。他曾對國民黨政府感到不諒解,但這本書讓他體會到,原來「外省老百姓」同樣經歷了深刻的創傷,只是「本省人」與「外省人」這兩條龐大的歷史創傷線,在台灣這塊土地上,是平行且缺乏交集的,彼此的苦難沒有真正被看見、被同理。 儘管談論這些沉重的歷史和身份認同議題,容易引發對立,就像我們聊到當代台灣社會的政治撕裂時感受到的難過。但慶幸的是,我們三個背景和立場或許不同,卻能藉由這本書,展開一場有趣、真誠且充滿同理的對話。或許這正是療癒與前進的開始,看到不同群體的傷口,才能一起在這座島嶼上尋找共同的未來! 推薦大家也來讀讀這本既沉重又可能帶來療癒的書!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57:30
  • EP129深夜書堂【1949大逃亡,外省族群在台灣的創傷與身分追尋,聊《逃離中國》上】
    這集邀請了明翰和裴恩一同讀楊孟軒的著作《逃離中國:現代的創傷記憶與認同》。這本書探討了在1949年前後跟隨國民政府來到台灣的外省族群,他們所經歷的創傷以及在台灣的身分認同的追尋。 楊孟軒整理出外省人在台灣所經歷的四個重大創傷。首先是戰亂逃離中國,二是返鄉夢碎,三是開放返鄉探親後的失落,最後是在台灣民主化時不被接納。這集節目主要聚焦在《逃離中國》的緒論和第一章,深入探討了1949年大遷徙的背景下,外省人如何倉皇地逃離中國來到台灣,以及他們在台灣初期所面臨的艱難處境。當然這波潤潮也對台灣本省居民造成了衝擊,例如社會秩序的改變以及因人口暴增帶來的問題,更出現了一些暴力事件,對台灣人造成了恐懼。 書中提到一個重要概念,多向同理心未了(multidirectional empathic unsettlement)」,強調透過批判性的歷史書寫來理解不同群體的苦難,並朝向真正的和解,我覺得非常棒。我們也聊到沃弗《記憶的力量》這本書,以耶穌基督的受難與復活的框架,來思考應如何面對這些受創的記憶。 雖然這本書研究對象是在台灣的外省族群,但相信對於不同族群去探索創傷的記憶和思考身分認同,都有很大的啟發;對於我了解台灣藍綠的對立,也多了一重視角。 歡迎留言告訴我們,聽完有什麼感想?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1:03:52
  • EP128聖經的新世界【小泥人的大身分!伊甸園考古有什麼新發現?聊《上帝的形象在伊甸園》】
    這一集的聖經的新世界,Cindy邀請舊約學者許境鱗聊一本結合考古發現與舊約研究的書《上帝的形象在伊甸園》(The Image of God in the Garden of Eden)。 許境鱗介紹了他參與的聖經文化推廣協會如何透過考古發現推廣聖經背景知識,縮短我們與聖經世界的距離。如果從考古的角度探討「上帝的形象」會有什麼新發現? 「上帝的形象」和第二章的伊甸園敘事有什麼關係? 考古讓我們發現,原來創世記第二章上帝對亞當吹氣的動作,不只是賦予他生命和呼吸,也是一種儀式。古代近東有一種漱口或張開嘴的儀式,與東方的開光儀式類似 (例如,龍獅做好後需要畫上眼睛才被認為有靈性、日本不倒翁需要畫上眼睛才代表來到家中)。透過這個儀式,上帝賦予了亞當他的身份和使命,使亞當成為上帝在世上的代表,要代表上帝照顧和看管這世界,正如創世記一章26節所描述的「上帝的形象」有管理這世界的權柄和責任。 這一集也探討了「上帝的形象」對人的價值、尊嚴、使命的意義,以及人可以如何透過與神的關係來恢復和彰顯這個形象。 歡迎收聽! ================= 2025第二季共學班報名網址: 【小老百姓神學健身房】《復活的理由》 線上共學班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59:56
  • EP127深夜書堂【從壓抑渴望到勇敢創造美!聊《心靈的渴望》】
    休息了一個月,這次我們聊的是剛結束的讀書會大家一起讀的《心靈的渴望》(The Soul of Desire: Discovering the Neuroscience of Longing, Beauty, and Community) 。在這本書中湯普森醫生(Curt Thompson, M.D.) 深入探討渴望、創造力與靈性塑造之間的關係,他結合神經科學、心理學和基督信仰,認為我們每個人內心都有一個很深的渴望——被看見、被理解、被愛,然後也在這個世界創造美好。湯普森認為,透過在群體中真實訴說自己的故事、在創傷中彼此接納、理解彼此的渴望、一起創造美,我們就是在操練天堂的生活……. 我和雨虹拉了我的前同事和學妹柏佳一起來聊這集。顯然,柏佳深愛此書,對她來說大家一起閱讀此書是個典範轉移的體驗。來聽聽看她到底怎麼理解這本書,和對她的影響……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55:11

Altri podcast di Arte

Su 小老百姓神學健身房

一個有別於教會和神學院的學習管道, 透過閱讀和對話,持續學習、擴展視野。 思維就像健身一樣,越操練越強壯、越有彈性, 每集一朋友,一本書,透過輕鬆的聊天,讓腦洞通天! 歡迎聽眾朋友寫信到[email protected]來告訴我你有在收聽, 分享你的想法和故事,對我和來賓朋友就是最好的支持!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ito web del podcast

Ascolta 小老百姓神學健身房, La malattia dell'ostrica e molti altri podcast da tutto il mondo con l’applicazione di radio.it

Scarica l'app gratuita radio.it

  • Salva le radio e i podcast favoriti
  • Streaming via Wi-Fi o Bluetooth
  • Supporta Carplay & Android Auto
  • Molte altre funzioni dell'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