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賓:陳國雄博士(加拿大 Business with Higher Purpose) Q:什麼是 Business With Higher Purpose?A:這是一個網絡平台,連結商界和信仰,強調企業除盈利外要追求更高價值。透過價值觀溝通,幫助中小企以永續及關懷社會的角度經營,實踐信仰在職場的影響力。Q:香港與加拿大教會氛圍有何差異?A:加拿大華人教會保留移民年代的傳統,較保守;香港教會變化快、面對新挑戰。兩地都需跨越隔閡、建立「無疆界」的連結,讓福音和價值觀祝福更多社群。💬 歡迎你透過以下連結來和我們分享你的想法或提問喔!🔗 https://forms.gle/vNkxWcYknqgPV4Mo8Support the show
--------
35:15
--------
35:15
EP229|傳承一本「活」的聖經:從抄本差異到譯本選擇《訪談荷蘭蟻安廷老師》
🎙️嘉賓:蟻安廷老師(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Q:經文鑑別學,如何堅固聖經權威? A:聖經的權威奠基於上帝在歷史中的信實護理。蟻安廷老師分享,誠實面對抄本差異,更能顯出上帝話語的真實與可靠。 1. 誠實面對抄本差異 聖經不是本「從天掉下來」的書,而是經過上千年信徒手抄、整理。而經文鑑別學細緻比對眾多手抄本,勾勒出聖經流傳的軌跡,即使有差異,卻保持高度一致性。 2. 看見上帝在歷史中的奇妙護理 近五千份新約抄本的存在,顯明早期教會對使徒教導的極度珍視。抄本間的差異與註記,是歷代聖徒留下的信仰筆記,讓我們窺見,當時信徒在艱困的條件下,是何等認真地研讀並傳承上帝的話語。 經文鑑別學深化我們的信仰,讓我們明白抄本差異非但不是聖經權威的威脅,反而是上帝在歷史中護理祂話語的安穩印記。 Q:和合本如何引導我們選擇聖經譯本? A:和合本是華人教會百年來的合一見證,也是我們共同的語言。它原初就針對不同群體準備了文理、官話等多種譯本。今天,面對承襲和合本、意譯、直譯等豐富的選擇,我們不再問「哪一本最好」,而是根據崇拜、靈修、傳福音、查經等不同需要,選擇最合適的版本,更可以善用科技、多元參照,使理解更清晰、準確。 💬 歡迎你透過以下連結來和我們分享你的想法或提問喔! 🔗 https://forms.gle/RndGcPynjWtuujfk7Support the show
--------
54:51
--------
54:51
EP228|當努力過後卻沒有回報:在過勞與孤單中抱緊上帝《訪談香港潘正行牧師》
🎙️嘉賓:潘正行牧師(聖公會聖約翰座堂)Q:當努力不一定有回報時,該怎麼辦? A:潘牧師觀察到,在這個價值浮動、新舊思維衝突的時代中,當努力未見回報,我們不僅失落,身分認同也隨之動搖。然而,我們真實的身份是上帝的兒女,這是在基督裡所賜予、永不動搖的根基。正因為這身分無法靠努力賺取,才能將我們從績效與尋求認同的壓力中真正釋放出來,進入安息,蒙受恩典的更新。 Q:如何在過勞與孤單中抱緊上帝? A:過勞與孤單不只是個人困擾,更是我們整個世代正面對的挑戰。因此潘牧師邀請我們踏上一條安息與連結的歸心之路。 1.安息是神的禮物,不是績效工具 安息不是為了做更多工作,安息本身就是目的。潘牧師帶我們回歸創造神學,看見安息是上帝賜下的第一份禮物,是讓我們可以停下來,享受與祂連結的神聖特權。 2.獨處是靈命操練,能助轉化恐懼 孤單(Loneliness)驅使我們耗盡心力社交,卻仍是空虛;但我們看見主耶穌的榜樣:獨處(Solitude)能幫助我們誠實面對神與自己,慢慢轉化內心的恐懼,好讓我們帶著真實的自我,重建、恢復關係。 讓我們操練在獨處中,重新感受主耶穌的生命力,在疲乏失序的世界中,進入這份踏實的安息,尋回真實的力量與連結。 💬 歡迎你透過以下連結來和我們分享你的想法或提問喔! 🔗 https://forms.gle/RndGcPynjWtuujfk7📚延伸資源💡 1. 《在失序中抱緊上帝:千禧世代的信仰心法》,潘正行著,基督教文藝 🔗 https://www.logos.com.hk/bf/acms/content.asp?site=logosbf&op=show&type=product&code=9789622943988Support the show
--------
49:50
--------
49:50
【粵語】EP227|香港教會普查:數據背後的挑戰與機遇《訪談香港梁國全傳道》
🎙️嘉賓:梁國全傳道(香港教會更新運動) Q:香港教會目前面對哪些挑戰? A:香港教會正面對會友流失、牧養不足與信徒靈性情緒健康等挑戰。自2009年以來,教會增長放緩,三屆普查流失率均超過27%。青年因失望或缺乏關懷離堂,加上教會過度重外在事工,忽視內部牧養,導致壓力上升。教牧流動亦影響穩定性。教會須回應時代,重建內部關係與靈性關懷,邁向健康未來。 Q:有什麼想對華人信徒說的? A:梁傳道分享香港教會的挑戰,強調全球信徒和教牧在神國內彼此支持。他提醒我們在困境中回到神的心意,活出基督的福音;鼓勵年輕人接納年長者,也勉勵教會謙卑前行。基督徒生命應精彩,苦難正是更新之道,使我們更親近神。 💬 歡迎你透過以下連結來和我們分享你的想法或提問喔! 🔗 https://forms.gle/vNkxWcYknqgPV4Mo8Support the show
🎙️嘉賓:廖振華(Andy Liau)牧師(The Well Church 亞庇活井教會)Q:職場為何不該只是傳福音的「禾場」?A:「禾場思維」看重搶救靈魂,這極其寶貴,但神對職場的心意卻不止於此。回到創世記,職場本是神國度的延伸,是我們活出神兒女身份、參與治理的地方。因此,我們可以將神國價值觀(如登山寶訓的八福)落實在職場,透過智慧的人際互動和專業的決策與執行等,漸漸「贖回」神對職場原有的設計,帶出國度的美善。Q:教會和職場有辦法共生嗎?怎麼做?A:教會要與職場共生,Andy 以雙職牧者的觀點與我們分享兩個實踐原則: 1.金流單向,界線分明組織與財務的界線必須清楚:生意盈餘可以奉獻支持教會,但教會資金絕不反向補貼生意。這樣單向的金流,促使我們在市場上站穩腳步,更確保事工健康。教會與職場之間的界線要清晰,才能彼此成全。2.職場門訓,團隊互補雙職本身就是個真實的門訓場域。在生意與牧養的兩難取捨中,我們學習付代價、承擔後果。同時,年輕同工能透過職場獲得經濟保障,也能接受神學裝備;當有人需服事或進修時,其他同工會主動分擔,慢慢建立起互補支持的團隊文化。透過清晰界線和團隊互補,我們在教會與職場的真實挑戰中一同成長,活出呼召。👍董牧師提問💬聽完 Andy 牧師關於「贖回職場」的分享,你是否也對自己在職場的身份、使命有了新的想法?你原本在職場最在意的目標是什麼?現在,有沒有什麼新的使命或渴望浮現在你心裡呢?歡迎你透過以下連結來和我們分享你的想法或提問喔! 🔗 https://forms.gle/RndGcPynjWtuujfk7Support the sh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