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ner im RedaktionsNetzwerk Deutschland

台北一周

Podcast 台北一周
Podcast 台北一周

台北一周

aggiungere

Episodi disponibili

5 risultati 21
  • 洪都拉斯和中国连手要让蔡英文难看?
    洪都拉斯打算「弃台就中」的这场国际政治外交战,昨天传出最新消息,洪都拉斯外交部长和总统亲信多人已经出发前往北京,将和中国洽商建交事宜。消息传回台北,台湾外交部立即发表强硬声明,表达强烈不满,并宣布召回驻洪国大使。台湾甚至有媒体报导,洪都拉斯极可能和中国连手,趁台湾总统蔡英文三天后(27日)出访中美洲过境美国演讲之际,宣布和台湾断交,让蔡英文难看。 洪都拉斯的「过程网报」报导,不愿具名的知情人士透露,洪都拉斯外长雷依纳在亲政府的代表齐拉亚、和洪国总统秀玛菈卡蕬楚的女儿等亲信陪同下,已经出发前往中国,将洽谈建交事宜。 台湾外交部立即发布新闻稿指出,洪都拉斯政府罔顾两国超过80年的邦谊,漠视台湾长年援助洪国的合作成果,与协助解决洪国问题的善意,坚持派遣外长赴中国洽商建交,严重伤害台湾政府与人民感情,决定立即召回驻洪国大使,以表达强烈不满。 台湾外交部承认,目前双方关系确实面临困难,仍会尽最大努力争取,但绝不会与中国进行金钱竞逐。并再次呼吁及提醒洪国政府,不要陷入中国的债务陷阱。 与此同时,中国外交部23日举行例行记者会时,有媒体提问,洪都拉斯和中国是否正在商讨建交事宜。发言人汪文斌答复说,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大义,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中方欢迎洪都拉斯政府关于发展对中关系的积极表态,愿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同洪都拉斯建立和发展双边关系。 事情发展到这个阶段,可以说已经全部摆明了。而中国绝不会同意洪都拉斯和两岸同时建交,因此,台湾势必再度面临断交的命运。 事实上,23日传出洪都拉斯外长雷伊纳等人组成的建交代表团出发前往中国的前一天,台北政坛已经有迹象可循。台湾外交部门似乎已经感受到大势已去,逐渐释放出许多「外交战」不为人知的内幕。 有所谓「知情人士」向台湾媒体透露,这次洪都拉斯的操作反常,恐怕是早有预谋,而且,中国在背后下指导棋的身影鲜明。 这位了解台湾外交战内幕的「知情人士」指出,以往中南美洲邦交国和台湾断交都会瞒到最后一刻,等到和中国建交后直接公布;但这次洪国「预告式的操作方式很不寻常」,似乎想藉由铺陈的方式,逐步贬抑台湾、误导舆论,合理化与台湾断交,转跟中国建交的行为。 知情人士透露秘辛指出,中国和洪都拉斯接触是在2021年洪国大选后,台湾外交部当时掌握到洪都拉斯曾向中国要求60亿美元,但当时中国没有积极响应。这个月13日,台湾外交部收到洪国外交部长雷依纳索取约25亿美元的信函,结果,还没等台湾回复,隔天14日,卡蕬楚总统就推文宣布,打算转和中国建交了。 知情人士分析,洪都拉斯恐怕是在玩两面手法,以台湾当筹码向中国索取更高的金额,两面兜售建交关系。 知情人士甚至透露,台湾对卡蕬楚政府感到心寒,因为2009年她丈夫赛拉亚担任洪都拉斯总统时,遇到政变被罢黜,当时台湾驻洪都拉斯大使馆还对赛拉亚怀孕的大女儿供庇护,卡蕬楚一家也多次表达感激,但她上任后却「见利忘义」。 知情人士表示,卡斯特罗自行推文,宣布打算与中国建交的消息也让台湾外交部相当惊讶,评估后认为,这背后明显是中国在操弄。 对于台湾方面提到,洪都拉斯曾要求台湾提供25亿美元资金,并怀疑是中国大陆在背后操弄。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发言人汪文斌在例行记者会上说,「有关说法十分荒谬,纯属无中生有。」他说,近日,洪都拉斯外长雷伊纳在接受采访时曾说,卡蕬楚总统发展对中关系的决定顺应世界大势,也是从洪都拉斯自身实际情况出发,作出的决定。 宏都拉斯外交部长雷依纳则解释说,这个25亿美元数字「不是金援」,而是「协商的再融资机制」。 他说,他已经多次口头告知台湾当局有关这项融资机制的提议,在卡蕬楚总统宣布寻求与中国建交前,他已提早大约一个星期通知了台湾当局。 其实,在这场争夺战中,说中国没有动用银弹攻势,恐怕没人会相信,台湾也不会不想「收买」洪都拉斯,外交角力,就是比狠。但两个中国政权在全球比狠的结果,恐怕就只是让外国人占便宜了!
    3/24/2023
    4:32
  • 洪都拉斯会在何时宣布与台断交?
    洪都拉斯总统卡蕬楚当地时间十四日宣布,已经指示外交部长着手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两岸间的外交争夺战再度赤裸裸地搬上台面。如果这次洪都拉斯果真与中国建交,并和台湾断交,中华民国将只剩下十三个友邦,集中在中美洲与南太平洋,只有梵蒂冈是唯一的欧洲友邦。 对台湾来说,要来的终于来了。一年多以来,洪都拉斯政府果然没闲着,不断和中国眉来眼去,这个月14日,卡蕬楚总统终于把这件事搬上台面,而且公开说,她已经指示外交部长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15日,台湾外交部次长俞大㵢立即召见洪都拉斯驻台大使布罗德,双方会谈约半小时。俞大㵢提醒这位大使,中国独裁政权所提出华而不实的承诺,真正目的是为了夺取台湾的邦交国,缩减台湾的国际空间,并不是真心推展有益洪国人民福祉的合作,请洪都拉斯谨慎审酌,不要落入中国的圈套。 洪都拉斯的外交转向,对在台湾的中华民国政府来说,的确是一件沉重的打击。因为双方建交已经长达82年。洪都拉斯与中华民国是在1941年建交,当时是民国30年,中华民国政府还在大陆,正是对日抗战打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台湾则仍在日本占领之下。双方的外交关系长期以来也非常稳定。直到卡蕬楚上台后,才发生重大转变。 在马英九执政时期,中华民国政府还维持和22个国家有外交关系,蔡英文上任至今七年多,已经有八个国家陆续和台湾断交,台湾的邦交国剩下14个,如果洪都拉斯再和台湾断交,台湾将只剩下13个邦交国。而且国际间都认为,可能引起连锁反应,让台湾在国际社会更加孤立。 台湾与洪都拉斯的邦谊,一年多来的确是呈现「亮红灯」的状态,卡蕬楚在2021年底竞选总统期间说,如果她当选,将与中共建交,就引发轩然大波。当时台湾为了巩固邦交,在去年一月,台湾总统蔡英文特地指派副总统赖清德担任特使访问洪都拉斯,参加卡蕬楚的就职典礼,并在典礼上与美国副总统贺锦丽「技术性巧遇」,当时台湾与美方共同抓紧洪都拉斯的意味就已相当明显。 如今卡蕬楚再度喊话将与中共建交,最主要的目的仍是希望台湾能提供金援。事实上,近年来,洪都拉斯不断以建水坝工程要求台湾提供援助,中国政府也曾贷款给洪都拉斯兴建水坝,金额高达三亿美元。 可是台湾不希望在外交战场以金钱竞逐,而且,庞大的金额,对台湾来说也是一大负担。另外,洪都拉斯也向台湾要求援助建设视讯网络、数字建设及奖学金等,但台湾是采取计划式的援助,也不是一次性的付钱。 洪都拉斯这次公开发出「断交讯号」,原因和卡蕬楚竞选时相同,都是希望台湾能够再度金援;而之前台湾与洪国的邦交能够稳住,则与美国施加压力有绝对关系,否则不见得能维持到现在。 而且,除了洪都拉斯之外,据了解,最近台湾还有其他邦交国,也正积极向台湾要求金援,目前台湾的外交处境,可以说陷于两难,非常尴尬。 卡蕬楚总统公开表明要和中国建交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说,世界上181个国家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同中国建交的事实充分证明,同中国建交是历史发展的大势和时代政治潮流的正确选择。中方愿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同包括洪都拉斯在内的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台湾陆委会把炮火对准中国,发出声明说,中共打压台湾国际生存空间的手法,历来从未改变,持续透过各种手段诱拉、恶意强夺台湾的邦交国,破坏台湾的国际交往,意图在国际间矮化台湾、消灭中华民国,不仅漠视「两岸互不隶属」的现状,更严重破坏台海的和平稳定;表达严正抗议。 台湾政大国际关系研究中心研究员严震生指出,卡蕬楚在竞选期间就表态想跟中国建交,现在公开发布这个消息,他认为,应该和蔡英文总统即将访问中美洲过境美国发表演讲、会晤众议院议长有关。 他认为,国际情势非常微妙,洪都拉斯没有说马上断交,只是说正在研究与讨论阶段,但未来会不会利用蔡英文在美国过境期间宣布断交,让蔡英文在美国的演讲因而失焦,值得各界关注。
    3/17/2023
    4:31
  • 蔡英文赴美会晤麦卡锡会不会再引发台海危机?
    台湾总统蔡英文将在三月底出访中美洲友邦危地马拉及贝里斯,去回程都将过境美国,并将在加州会晤美国众议院议长麦卡锡。中国外交部已就此事向美方提出交涉,要求澄清。 英国金融时报6日报导,台湾总统蔡英文下月初将访问中美洲盟邦危地马拉与贝里斯,并在过境美国时,在加州会晤美国联邦众议院议长麦卡锡。 金融时报引述知情人士说法报导说,考虑到台湾的安全,避免解放军再度上演去年八月,众议院议长裴洛西离台后的军事示威行动,蔡英文和麦卡锡谈定了「加州会」,而非「台北见」。 台湾外交圈传出的消息是,蔡英文出发的时间点是三月底,外交部的先遣团队已经抵达美国,展开准备工作。按照目前的规画,蔡英文这次过境美国采取「东进西出」,去程过境纽约,四月初回程过境加州,和麦卡锡见面。台湾总统府秘书长林佳龙及驻美代表萧美琴都会一路同行。 彭博信息则报导,麦卡锡证实,他计划今年在美国会见蔡英文,但强调这场会晤并没有排除他稍后访问台湾的可能性。他还强调「中国管不了他去哪里,以及什么时间去」。 虽然台湾舆论多半认为,蔡英文把和麦卡锡会面的地点,从台北改到加州,是有意降低风险,但中国大陆外交部仍向美方提出交涉。 有台湾党政人士指出,麦卡锡确实有意循美国众议院前议长裴洛西的模式访问台湾,如果麦卡锡踏上台湾土地,相较在美国碰面,意义大不相同。不过,无论是麦卡锡想访问台湾,或台湾如何接招,都需要长时间台美沟通,近期内不会有结果。但是,麦卡锡如果访问台湾,势必和去年八月裴洛西访台一样,引发北京当局不满。 1995年,在美国参众两院支持及柯林顿政府同意之下,台湾前总统李登辉以私人名义、非官方身分访美,并前往母校康乃尔大学,发表「民之所欲、长在我心」的演说,台湾达成了外交突破,但后来引发中国强烈抗议,被视为是引发1995及1996年台海飞弹危机的重要原因。 针对麦卡锡证实计划在加州会见蔡英文,且不排除日后访问台湾,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8日表示,中方「严重关切蔡英文过境美国的计划」,已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要求澄清。 毛宁说,中方坚决反对美台任何形式的官方往来,她说「任何人都不要低估中国政府和人民捍卫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定决心」,并说「台独势力」是对台海和平与稳定的真正威胁。 至于麦卡锡原计划访台,突然改成在加州和蔡英文会面,这个转折是如何形成的呢?金融时报报导引述台湾方面知情人士透露,必须对台湾人民负责,因为来自北京的压力逐渐增加,应该审慎管理风险,让现状倒退并非正途。 也有台湾资深官员透露,中国「现在状况不好」,北京可能实施比起以往更不理性的政策,如果大家一起努力,则风险可控。 报导特别提到,台北对麦卡锡阵营分享了中共最近的行动,以及构成种种威胁的情报。一名台湾官员具体透露,麦卡锡曾说台湾预期北京回应的担忧是合理的,于是蔡英文的团队顺势提出了中转美国时碰面的想法。 国民党立委江启臣表示,麦卡锡方面应该也有受到相关压力,如果真正关心台湾,就不要造成台海紧张;他认为,台湾当然欢迎外国支持,但也应避免造成冲突升级。 民进党立法院党团干事长郑运鹏则说,麦卡锡上任美国众议院议长后,就有很多讯息声称他有可能来台湾,他说「我们都欢迎」;而蔡英文总统在美国与麦卡锡碰面,也是个很好的安排。 台湾民众党团总召邱臣远认为,蔡英文访美是否会晤麦卡锡当然事关重要,但他也呼吁行政院长陈建仁责成陆委会、海基会,具体恢复过去和大陆官方沟通的平台;他强调,相关的危机管理机制还是要建立,最怕就是情势上误判,造成擦枪走火。
    3/10/2023
    4:42
  • 台湾针对学生动员造册国防部称无参战疑虑
    台湾国防部最近预告要修正「全民防卫动员准备法」,已经引起各界关注;紧接着,过去流于形式的「青年学生动员计划」,台湾官方今年起也积极准备。台湾教育部近日召集地方教育主管机关讨论,要求将十六岁以上学生不分男女的动员计划及名册,确实填报给「全民防卫动员署」新建立的云端系统。显示台湾政府朝向积极筹备动员学生保乡,战时就要投入救护及武器生产了。 在俄乌战争阴影及美国压力下,之前台湾政府已经推动十八岁以上役男的役期,从四个月延长为一年;现在对于十六岁以上的高中职学生与大学生也打算展开动员,台湾的家长及老师都担心这可能是要动员学生上战场,呼吁政府千万不要制造恐慌。台湾国防部则回应说,只是协助救护和消防等任务,没有参战的疑虑。 所谓「青年服勤动员计划」到底是什么呢?有地方政府官员透露,今年二月八日收到教育部通知开会,要各地方教育主管机关参加二月十三日的视频会议,讨论使用「全民防卫动员信息整合系统」,要把高中职跟大学学生组成的「青年服勤大队」的信息,整合到由「全民防卫动员署」主管、最近刚上线的信息系统,显示台湾政府正朝向积极筹备动员的工作。 有官员质疑,看到动员计划当中提到动员组织学生保乡保校,感觉像是政府准备让学生打城镇战了;他们认为,十六岁的孩子经几个小时的基本训练,就要保乡保校,想法未免太天真。 根据台湾教育部动员青年学生的计划,十六岁以上学生,不分男女,都要加入「学校青年协勤大队」与「学校青年防护团」。学生每年完成八小时基本训练,每年两次常年训练,建立战时保乡保校及自保能力,只有服兵役、后备军人,或身心障碍者,才不必加入。 「学校青年服勤大队」底下设有民防、医疗、救护、消防、交通、运输、修护、宣慰、军需生产等区队,区队长全部挑选学生担任。其中「军需生产」,就是协助武器弹药的生产制造。「学校青年防护团」则由校长担任团长,任务是发挥民间自救自卫能力。 按照台湾国防部的规画,将来进入战时动员,各地方政府与军方后备指挥部合作成立「战力综合协调会报」,由地方县市首长担任会报召集人,学生动员也纳入会报,地方政府透过会报,分派学生参与战时勤务。 对于国防部打算把十六岁以上的学生投入战时救护、武器生产、保乡战斗,由国防部纳管这件事。台湾一位军训教官有高度疑虑,他说,国防部战时要动员这些孩子去作战,那平时有什么训练的作法,可以让孩子战时有足够的能力去应付?还是不管如何,找人先去当炮灰,让年轻人在政府的无能下白白犠牲? 陆军中将退伍的立委吴斯怀说,动员民众从事非战斗勤务有其价值,但必须厘清,这些校园、地方的防护,和军警关系是什么?成员是否发给自卫武器?如果持有武器,就符合日内瓦公约的交战人员身分,敌军就可以对他们开火。另外每年只有八小时训练,最基本概念都无法建立,到时要孩子去从事民防、协助军队,等于害他们去送死。 「国防安全研究院」国防战略与资源研究所所长苏紫云则认为,美国也有国防教育法,欧巴马政府时曾经扩大,范围甚至可包括初中,比台湾规定的十六岁更广。由于兵役法规定,十八岁以上才能担任军人,因此不可能出现给中学生武器,叫他们去打仗的情况。 淡江大学国际事务学院院长包正豪质疑,十六岁以上学生有多少曾经打过靶、能将枪枝分解结合保养或能归零射击?动员十六岁学生的前例是二战末期的纳粹德国和日本的最后疯狂,然后政府拿来当成国防政策?想也知道这是「对内认知作战」,一场戏而已。 台湾国防部则表示,现行全民防卫动员法第13条已经规定,各动员准备机关应对可动员的人力、物力、设施等,进行调查、统计及规划,并可以实施演习验证,目的是为确保战时依计划动员,有效抵御外敌入侵。但这些规定,只适用于紧急命令发布后的动员时期,绝对不会影响或损及人民平时的自由与权益。
    3/3/2023
    4:38
  • 美台国安高层对话微揭面纱是拜登对北京的试探
    美台国安高层对话21日上午在美国在台协会(AIT)华盛顿总部举行,双方会谈长达七小时,虽然仍是闭门会谈,但是却首度让媒体拍摄到美台双方官员进出的画面,台湾国安会秘书长顾立雄、外交部长吴钊燮更对媒体挥手致意;台湾总统府副秘书长黄重谚这次也在代表团之列,是否为蔡英文总统出访预做准备?也引发各界关注。 这几天最受美中台瞩目的焦点,就是台湾国安会秘书长顾立雄、外交部长吴钊燮,在美国在台协会(AIT)华盛顿总部与美国官员会谈七小时的新闻。比起过去,美台双方对这项会谈似乎不再那么隐密,引起媒体高度关注。 有台湾官员认为,美方近年的做法,已经是「说法战略模糊,做法战略清晰」,可以确定台湾仍是美国手中的重要筹码,美国仍然会拉紧台湾,牵制对岸。 最近这几年,美台国安首长会谈愈来愈台面化。2019年,台湾国安会秘书长李大维和美国国安顾问波顿会晤,是最公开的。拜登政府上任后,2021年9月,同样由「金融时报」透露台湾国安会秘书长顾立雄和外交部长吴钊燮等人访美,进行特殊管道对话。去年,也就是2022年6月,顾立雄再次低调率团赴美会谈,重点在于军援、军售和军演。 这次,美台国安首长对话的时机更敏感,美中气球危机、美国众议院议长麦卡锡有意访台、蔡英文总统可能在五六月访问美国等;台湾媒体分析,这次会谈的主题,应该包括高层出访、加速军售、经贸谈判、国际参与等。 21日陆续抵达AIT的美方与会者包括:副国务卿薛曼、白宫国安会印太事务协调总监坎伯、白宫国安会中国暨台湾事务资深主任罗森博格与中国事务主任杜如松、国务院亚太助卿康达、副助卿华自强、国防部印太事务助理部长瑞特纳与副助理部长切斯、AIT主席莫健和台北办事处处长孙晓雅等。 台湾方面除顾立雄、吴钊燮、驻美代表萧美琴外,最引人注意的是台湾总统府副秘书长黄重谚也在其中,另外,台湾国防部副部长柏鸿辉、国安会副秘书长徐斯俭也都是访问团成员。 台美高层对话行之有年,不过这次黄重谚参加,外界分析是否为蔡英文总统未来访美铺路。台湾有涉外官员透露,国安对话最主要以双方国防安全政策为主,至于蔡英文总统未来无论过境美国或是否有机会访问美国,都会因台美默契而定,「只要时机成熟,就会成行」。 这次举行会议的AIT总部位于维吉尼亚州阿灵顿郡,跟美国首都华盛顿只有一桥之隔。美国与中华民国1979年断交后,台湾外交部长就从来没有公开访问过华府。这次吴钊燮开会地点和华府只隔着波多马克河,是双方断交以来,台湾距离华府最近的一次。 会谈的第二天,与会的美国国务院亚太助卿康达(Daniel Kritenbrink)、美国国防部印太事务助理部长瑞特纳(Ely Ratner)共同出席华府外籍记者俱乐部在线媒体简报会,谈美中关系。面对台湾媒体追问美台国安会谈的相关问题,康达仍然采取不证实也不否认的作法。 他只说,美台拥有非常重要的非官方关系,为维系及强化与台湾强健的有益关系,美国定期与台湾对口往来,未来也会持续这么做。 他也强调,美国基于台湾关系法、美中三公报及六项保证的「一中政策」没有改变。 康达还提到,让台湾参与所有不需要主权国家资格的组织,并以有意义的方式,在需要主权国家资格的组织内互动,对国际社会是有益的。 瑞特纳也说,美方会持续履行对台湾的承诺,包括提供台湾自我防卫所需要的武器,对于任何会危害到台湾人民的武力行为,美国也会维持台湾的抵抗能力。 台湾媒体分析指出,拜登政府不断调整做法,试探北京反应,反击中方的挑战,与台湾高层的对话,只是其中之一。 比如,美方在各种双边与多边对话提到台海;将驻扎在冲绳的美军陆战队改编为「陆战队滨海作战团」;再如,寻求恢复美国和菲律宾的防务关系,取得四座菲律宾军事基地的使用许可等。 这些动作的背后,目标仍是针对北京,美台国安高层对话看似公开,其实仍是美国对北京下的一步棋,接着要看北京怎么回应了。
    2/24/2023
    4:31

Stazioni simili

Su 台北一周

Pagina web della stazione

Ascolta 台北一周, 要闻分析 e tante altre stazioni da tutto il mondo con l’applicazione di radio.it

台北一周

台北一周

Scarica ora gratuitamente e ascolta con semplicità la radio e i podcast.

Google Play StoreApp Store

台北一周: Podcast correlati

台北一周: Stazioni correlate